倏忽寒將至,今朝恰立冬。作為二十四節(jié)氣中的第十九個節(jié)氣,立冬意味著冬季正式來臨,萬物進入休養(yǎng)、收藏狀態(tài)。此時如果防護不當,身體受到寒氣侵襲,就會損害健康。那么,我們應該如何有效御寒保暖?哪些做法是有誤的?“真真”為您答疑解惑。
誤區(qū)一:冬季泡腳,水溫越高越好?
真相:其實不然。民間認為用熱水泡腳可以暖體祛濕、助眠驅寒,而且泡腳時間越長、水溫越高,功效越好。實際上,長時間高溫泡腳不僅會造成足部皮膚干燥,還可能因為血管受熱快速擴張,導致心臟供血負擔加重,出現(xiàn)胸悶、頭昏等癥狀。因此,建議大家將泡腳的時間控制在15分鐘左右,水溫控制在40℃左右。此外,心腦血管疾病患者、糖尿病患者、孕婦及兒童不宜高溫泡腳。
誤區(qū)二:冬季門窗緊閉,無需通風?
真相:做法有誤。冬季人們?yōu)榱吮E,往往緊閉門窗,享受室內的暖氣。但是,這種做法會導致室內空氣出現(xiàn)循環(huán)不暢、含氧量下降、空氣污染等問題,人體長時間呼吸這樣的空氣可能導致“冬季缺氧癥”,出現(xiàn)嗜睡、頭暈頭痛、反應遲鈍等癥狀,對健康不利。因此,冬季可以選擇在陽光充足、風力不大的時間適當通風換氣,同時注意避免著涼。
誤區(qū)三:冬季晨練要“趁早”?
真相:并非如此。冬季進行適當?shù)捏w育鍛煉,不但可以緩解疲勞,還能讓身體變得更加健康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冬季早晨氣流淤滯,空氣中的二氧化氮、二氧化硫較濃,植被釋放出的大量二氧化碳及空氣中的鉛、砷等重金屬離子尚未擴散,新鮮空氣較少。因此,冬季晨練適宜在日出后進行。而一天中的最佳健身時機則在14時至19時之間,此時,人體自身溫度較高,體力較充沛,容易進入運動狀態(tài),不易造成損傷,對健康大有裨益。
誤區(qū)四:穿得越厚就越暖和?
真相:并非絕對。衣服的保暖程度與其薄厚并不成正比,而是與衣服內空氣層的厚度有關。當衣服厚度增加時,空氣層的厚度相應也會增加,人也會感覺暖和。但如果這種空氣層的總厚度超過了一定范圍,衣服內空氣對流就會加大,這時候衣服的保暖性不增反降,反而不暖和。因此,冬季穿衣服不是越厚越好,我們應該選擇柔軟、貼身的衣服,減少各層衣服之間的空氣對流,才能得到最佳保暖效果。
誤區(qū)五:喝酒有助御寒?
真相:適得其反。有些人感覺喝酒后身體會微微發(fā)熱,認為“喝酒有助御寒”,其實這是一種假象。因為酒精會導致人體毛細血管擴張,加速體表散熱。過量飲酒還會造成人體體溫調節(jié)功能失調,散失過多熱量,體感只會越來越冷,這就是我們平時所說的“酒后寒”。所以喝酒不僅起不到御寒作用,還容易使人感冒。
誤區(qū)六:凍傷后可用雪水搓洗?
真相:并不科學。用雪水搓洗凍傷處的“土方法”只會加重皮膚組織損傷。正確處理方法是要讓凍傷處快速復溫,一般可用40℃左右的溫水,浸泡凍傷部位半小時左右,直到凍傷皮膚發(fā)紅、變軟、濕潤為止。如果是肢體凍傷,要注意避免受壓,同時抬高以減輕水腫。如出現(xiàn)紅腫、疼痛加重,或出現(xiàn)水皰、血泡、膚色青紫等癥狀,需及時就醫(yī)。
立冬初寒
“真真”祝愿大家
身體安康
平安順遂
(綜合新華網、“人衛(wèi)健康”微信公眾號等報道)